古典本格的余烬剧本杀所有线索

古典本格的余烬剧本杀所有线索答案

第一种解答的反驳:

这种推理的问题在于血液检测结果不对。

根据路人的证词,他在遇见中村野良后,喂其吃下了两粒阿片。而阿片中含有吗啡的成分(【线索概述——阿片】),在中村野良吃下阿片后,他的血液里就会含有吗啡。

己知中村野良是先拔出弹簧刀再吃的阿片,而血液检测报告中,弹簧刀上中村野良残留的血液一切正常。

当我们认为中村野良的手掌受伤发生在吃阿片之前,这没有任何问题。因为在拔出弹簧刀的时候,中村野良还没有吃下阿片,他的血液里也不会有吗啡。

但是,如果我们认为中村野良是凶手,第一次遇见路人时是假插,而下午4点他作案之后才朝着自己的手靠真插一刀的话,那么弹簧刀上的血液检测结果就应该有吗啡,

答案:【线索概述——弹黄刀】小型刀具,锋利。款式特殊,有且仅有一把。

问题:为什么不当即报警,而要叫路人走很远再报警?

答案:根据案件线索,废弃大厦一带偏僻又荒凉,根本没有手机信号。中村野良叫路人走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才能报警。

问题:为什么录像中面具人一定要划死者的脖子一刀?为什么面具人袭击中村被发现后不搏斗而选择逃跑?

答案:正如推理守则所言,在推理过程中,人物行为逻辑并不重要。人物的每一个行为背后,并不存在“非得划一下脖子”或者“一定不得不逃跑”的强理由,而只是他们自己当下一念之间的自然选择

问题:玩家认为可以做一个延时装置,让下午4点时死者自行落下摔死。

答案:几乎没有可以用于做延时装置的道具,并且也很难保证下午4点准时摔死,因为凶手要和前几天拍摄的录像卡点。

也不存在将做延时装置的道具回收的可能。就像推理守则中所写的一般——凡是推理必有线索佐证,也包括道具被回收。所有案件中都是没有脑洞推理的,因此“没有线索佐证”就是这种推理错误的理由。

第一部分:

(1)首先,我们知道死者一定是摔在L型板的长边上致死的。高坠伤外轻内重,死者主要是死于器官破碎的内伤,死者会七窍流血,但不会像一个西瓜一样被摔爆浆(【线索概述——L型板】中提到,L型板的硬度和泥土相当,是较为柔软的)。加之凶手将死者的身体缠绕麻绳,戴上头套,其目的就是让死者摔落后的所有血迹都残留在L型板上,而不会溅到板子外。

通过线索,我们知道三人均有车辆。平三郎的口供提到他“外出拉货”,即他所拥有的车辆是货车,这就为死后搬运提供了条件。

隐蔽的线索:

(1)当我们推理出死者只可能在双子楼酒店被摔死时,即推理出双子楼的高度至少有48米。上条幸一的口供说道:“今天我只是像往常一样,在这栋不过半百的玻酒启混一份工资。”其中“不过半百的破酒店”只可能是指酒店的“高度”不过百,即酒店的高度不过50米。

既然酒店又要有至少48米高,又不过50米,那相当于直接锁定了酒店的高度就是48米(2米可以忽略不计)。

(2)上条幸一的口供还写道:“除此以外的我都一直待在右楼的顶层,摸着鱼,构思自己的新小说要怎么写。我构思着一场行刑,一枪下去,这栋高楼直挺挺倒在另一栋楼的皮鞋前,死了,就像战俘被枪毙……”

此处是在说楼距,两栋双子楼之间的楼距与楼高相等。当楼高是48米时,两栋楼之间的间距也是48米。

(3)尾上浩二的口供写道:“当时是个雾天,能见度已经很低了,我只能看见身边。”“听着远方酝酿的雷声……”以及“只可惜到最后也还是没有下起雨来。没雨就是没雨,我们这里的天气预报一向很准时。”

(【线索概述——麻绳】中写到,本案的麻绳设定为碳纤维麻绳,自身重量极轻,故可直接用手捋直)

最后,凶手将拉直的绳子重新系在死者身上,再将死者轻轻一推,死者就会划过90度的圆弧,撞死在左楼楼底。

问题:为什么这种方法就不会留下左楼楼顶的划痕?

答案:如之前所描述,货车从头到尾就没有开过一下,只是提供了栓系的支撑。而左楼楼顶部分的绳子,在人摆动摔死的过程中,也没有划动过哪怕一下,所以不会留下划痕。

问题:如何保证死者精准地摔落在一块比她大不了多少的L型板上?她难道不会摔歪吗?

答案:两个条件。一是双子楼酒店的线索提到今日无风,可视为理想状态。二是L型板可以有不止一块。在L型板的线索中有提到“大路货色,随处可以买到,无法调查来源。”换句话说,凶手大可以准备一排板子,全部排在左楼底、死者将会摔下来的位置。

问题:能不能把L型板运到左楼楼顶,挡住摩擦的划痕?

答案:所有试图将L型板运上左楼楼顶的手法都是不可行的。因为L型板的线索有提到,它重50kg。将人搬运到楼顶尚且不能,更何况L型板了。

问题:48米高的冲击力,能否不是人撞击在板子上导致的,而是其他因素,例如车撞人所导致的?凶手可不可以是用车将人撞死的?

答案:所有用车将人撞死的手法都是不可行的。因为线索有提及:“三人均有车辆,车辆完好无损。”所以凶手没有用车进行过撞人的行为。

本文观点仅代表船长剧本杀个人观点,如果有伤害到他人之处请联系删除!